2015-10-16 16:01 作者:颜卫祥 点击次数:
讯 有人描述一种鱼能够在陆地上生存,还会攀爬树木,甚至会使鸟类和其它掠食性鱼类窒息,当你看到这里或许会认为这一定是侏罗纪公园里的生物。令人惊异的是,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的鱼类——攀鲈。
我们先来了解下攀鲈,属于鲈形目(Perciformes)攀鲈亚目(Anabantoidei)攀鲈科(Anabantidae)攀鲈属(Anabas)的小型亚洲淡水鱼。分布于亚洲,产于中国东南部至印度,为亚洲特有属(endemic genus)。
攀鲈原产于中国南方、马来西亚、印度等国家。攀鲈属(Anabas)全球仅有2个种,中国仅龟壳攀鲈一种,拉丁文学名:Anabas testudineus(Bloch, 1792),分布于香港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澳门、海南岛及云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邻近湿地、稻田,属中国原生鱼类。
科学家发现攀鲈的鱼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,事实上攀鲈之所以让人所熟知,就是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能在陆地上爬行而闻名于世,在1870年攀鲈首次引入伦敦动物园附近的水族馆,在海外攀鲈是受欢迎的著名观赏鱼类。攀鲈能够在陆地存活数月时间,甚至当鸟类吞食攀鲈,它们会利用鳃部卡住鸟类喉咙使其窒息死亡。
当攀鲈被鸟类和其它鱼类吞食之后,会用弹性鱼鳃卡住掠食者的喉咙,最终导致它们窒息死亡。它们具有一种吸气式器官,能够在陆地上栖息数天或者数周时间,在干旱季节,它们会钻入泥巴之中幸存下来。
这种鱼类会使用它们的胸鳍在陆地上行走,甚至能够攀爬在树上。虽然攀鲈是一种淡水鱼类,却能生存在海水环境。最新一项研究报告令人感到担忧,攀鲈现已抵达澳大利亚托雷斯海峡,在昆士兰两个岛屿水道中繁殖。
詹姆斯库克大学科学家南森·沃尔瑟姆(Nathan Waltham)博士认为,这种鱼类源自巴布亚新几内亚,它们将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环境。攀鲈的鳃盖具有一定弹性,能够卡住鱼类和鸟类的喉咙,最终使吞食它们的掠食者窒息死亡。
当前仅在博伊古和赛巴伊岛屿发现攀鲈,这两个岛屿环境非常接近于巴布亚新几内亚。并未发现攀鲈向南部扩散,但如果不加以控制,它们或将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,之后它们会穿过托雷斯海峡,进入澳大利亚北部。
由于它们可以在陆地上生存数天时间,有人曾看到攀鲈能够攀爬在鱼船底部“旅行”,或将解释为什么它们会迁移至托雷斯海峡。当地政府警告渔民和旅行者需要识别这种鱼类,尽可能不要让攀鲈破坏澳大利亚生态环境。
澳大利亚农业和渔业部网站指出,攀鲈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掠食性,表明它们对昆士兰水域会构成严重环境影响。如果不适当控制托雷斯海峡、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攀鲈栖息环境,它们很容易进一步扩散。攀鲈体色呈淡褐橙色或者深绿褐色,带有一些黑色斑点,通常它们的体长可达到10-23厘米,最大可达到25厘米。
龟壳攀鲈身体侧扁延长略呈长方型,口端位,上下颌具细齿,尾柄短而侧扁,尾鳍圆型。体表底灰色略带灰绿,体後方具许多黑色散点,腹部略淡,鳃盖两强棘间及尾鳍基中央各具一黑斑,体侧具约十条黑绿色横纹。无须,具平行背缘中途断裂的侧线,吻两侧泪骨及鳃盖缘均具强锯齿,体表被有硬而厚的栉鳞,背鳍及臀鳍各具锋锐硬棘,背鳍硬棘16~20枚;背鳍软条7~10枚;臀鳍硬棘9~11枚;臀鳍软条8~11枚,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。
鱼的体色会受生活环境影响,有银灰色的,也有显金黄色的。在鳃内部上方具有辅助呼吸器官,称鳃上器或迷路器,能纳入空气进行呼吸,在缺氧的滞水里亦能生存。龟壳攀鲈在整个攀鲈科中拥有最发达的鳃上器或迷路器,也常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家庭成员。(龟壳攀鲈的鳃上器官由第一鳃弓的咽鳃骨、上鳃骨突出,形成骨质瓣,形似似花朵)。
COPYRIGHT © 2002 南京驰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. 版权所有
苏ICP备1501739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070号
工商网监